歡迎來到韦德1946网址
您的位置: 首頁 > 技術文章 > 淺析基於綠色視角下的高校校園建設及能耗分析

淺析基於綠色視角下的高校校園建設及能耗分析

更新日期:2024-01-15瀏覽:498次

程瑜187 0211 2087


韦德1946网址 上海嘉定 201801


摘 要:2019年住建部發布了《綠色校園評價(jia) 標準》(GB/T51356—2019),將創建綠色校園提上了日程。綠色校園建設的目標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立生態文明教育工作長效機製。創建綠色校園要從(cong) 政府、社會(hui) 、學校三個(ge) 層麵來實施,以加快高校的校園建設,把綠色校園建設成為(wei) 綠色發展、綠色教育、綠色人才的培養(yang) 基地,推動高校可持續發展。


關(guan) 鍵詞:高等學校;綠色校園建設;節能;育人


0引言


2019年住建部發布了《綠色校園評價(jia) 標準》(GB /T51356—2019)。回顧曆史,綠色大學的提出*早追溯1972年斯德哥爾摩宣言(The Stockholm Declaration),隨後一係列高等教育永續發展國際宣言被提出,如第比利斯宣言(1977年)、塔樂(le) 禮宣言(1990年)、哈裏法克斯宣言( The Halifax Declaration,1991年)、京都宣言(The Kyoto Declaration)等,推進更多高校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其中塔樂(le) 禮宣言(1990年)是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列入高等教育的正式宣言,隨後一些大學先後啟動綠色大學行動計劃。如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綠色大學”前驅計劃、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校園綠色行動”;在亞(ya) 洲,泰國的清邁大學、印度的新德裏大學)、韓國的漢陽大學、日本的名城大學等也相繼對綠色大學的創建進行了相關(guan) 嚐試。


1 高校綠色校園建設研究背景


我國高校綠色校園建設研究工作起步較晚,1996年12月由環保局、教育部、中宣部聯合頒布《全國環境宣傳(chuan) 教育行動綱要》,提出“綠色校園”的概念。綱要指出,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廣環境教育,對學生科普環保知識。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滲透綠色、低碳環保思想,樹立師生的生態觀、環保觀,並將這些思想、理念付諸實踐。


2008年,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開展工作,以生態文明建設為(wei) 主線,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對節約型校園建設做出部署,由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編製了《關(guan) 於(yu) 推進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節能節水工作的意見》《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及技術導則》,為(wei) 我國綠色校園節能建設指明方向。


2009年,國家相繼出台係列文件,包括《關(guan) 於(yu) 印發高等學校校園建築節能監管係統建設技術導讀及有關(guan) 管理辦法的通知》等,督促高校建立中長期的、節約型的校園管理機製。


2011年,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十家單位共同發起中國綠色大學聯盟。


2013年,國內(nei) 《綠色校園評價(jia) 標準》頒布,為(wei) 綠色校園建設提供法律依據。該標準主要從(cong) 可持續發展場地與(yu) 規劃、能源利用與(yu) 節能、水資源利用與(yu) 節水、運行管理、教育推廣等方麵的相關(guan) 項做出規定。


2016年,成立中國綠色校園設計聯盟、綠色校園社團聯盟,其宗旨是加強各方在綠色校園建設中的合作交流,促進我國綠色校園的發展。同年,住建部推出《綠色校園評價(jia) 標準》征求意見稿,開啟高校綠色校園建設的新篇章。


2019年3月,發布《綠色校園評價(jia) 標準》(GB/T51356-2019),並於(yu) 同年實施。


2 綠色校園建設目標


綠色校園建設的目標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立生態文明教育工作長效機製。按照2019版《綠色校園評價(jia) 標準》中的要求,高校要逐步創建以各學科教學參與(yu) 環境教育為(wei) 手段,開展環境教育教學活動,構建環境教育體(ti) 係;加強生態保護、資源合理利用、環境教育理念,增強師生員工的環保意識,強化可持續發展理念,營造低耗能、低汙染的生態的綠色校園。


建設綠色校園,從(cong) 規劃與(yu) 生態、能源與(yu) 資源、環境與(yu) 健康、運行與(yu) 管理、教育與(yu) 推廣五方麵著手,在全壽命周期內(nei) ,*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水、節材、節地)、保護環境和減少建設汙染,為(wei) 師生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教學和生活環境。


3 創建綠色校園的實施路徑


3.1政府層麵


建立多部門統籌機製,從(cong) 製度設計著手,製定相關(guan) 政策作為(wei) 保障;健全管理體(ti) 係、完善製度建設,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統一體(ti) ;構建完善的基礎設施,將節能環保、智能化和人文結合。綠色校園建設是當前高校發展的主要目標,因此,政府在宣傳(chuan) 、教育、示範項目、資金等方麵進行了積極探索(相關(guan) 省份高校已獲得專(zhuan) 項資金扶持),充實完善綠色校園建設的理論框架體(ti) 係,以成本核算為(wei) 原則,以經濟扶持(綠色專(zhuan) 項債(zhai) 券的發行高校可否享有優(you) 先權、地方債(zhai) )為(wei) 推進綠色校園建設,推動有關(guan) 部門加快建立項目的監督管理平台、能源的監督管理平台、項目的審批平台建設,打造新型校園。


3.2社會(hui) 層麵


企業(ye) 在人才招聘管理中融入生態文明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思想,這就要求高校要積極推廣綠色校園能源等資源的集約應用,促進可持續發展。目前,在建築行業(ye) 廣泛推廣和應用裝配式等低能耗建築技術建築節能的發展,將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與(yu) 綠色校園建設理念相結合,並進行試點、推廣,加速提高綠色校園、生態校園和可持續發展校園建設的進程。因此,企業(ye) 了高校參與(yu) 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推動綠色轉型。


3.3學校層麵


以學校發展主線定位,做好頂層設計,做好校園總體(ti) 規劃、詳細規劃、豎向規劃,以及管網、道路交通路網規劃;完善節能、節水製度並製定相關(guan) 措施。在新建項目或既有建築改造中,廣泛引進綠色、節能環保材料,施工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嚴(yan) 格執行《綠色施工導則》《綠色建築技術導則》,推進高校綠色科技、綠色發展、綠色教育。在推進高校綠色校園的建設中,人是主體(ti) 。要增強師生的節約意識,倡導健康、適度、節儉(jian) 、文明的生活理念,培養(yang) 師生良好的習(xi) 慣及自覺行動,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綠色校園活動,踐行低碳環保、生態發展理念。


3.3.1 建立綠色校園管理組織,完善綠色運行管理機製


學校創建綠色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任組長,全麵負責創建綠色校園工作;各副校長為(wei) 副組長,成員包括各職能部門。要從(cong) 頂層設計到基層實施,從(cong) 宏觀精神、思想到微觀細節把控,構築、全體(ti) 係、全過程的管理模式。


建立綠色校園建設的保障機製,以智能化、共享化為(wei) 核心編寫(xie) 綠色校園建設專(zhuan) 項規劃,從(cong) 學校發展視角編寫(xie) 綠色校園中長期發展規劃;建立係統化的綠色校園能源體(ti) 係;建立計劃和目標並行的綠色校園實施策略;引入學校綠色發展、綠色科技、綠色節能的複合型人才,指導學校的綠色校園建設向縱深發展;建立高校綠色校園建設的考評、獎勵機製,完善考核激勵體(ti) 係,加強綠色校園建設的規範化運作與(yu) 推廣。


3.3.2從(cong) 辦學思想層麵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的滲透表現在學校的方方麵麵,包括物質、行為(wei) 、精神、製度等,體(ti) 現在學校的辦學理念、人才培養(yang) 模式、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方麵。綠色校園建設目的是為(wei) 師生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在教育教學的各個(ge) 環節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從(cong) 凝聚文化視角,高校將綠色發展融入人文內(nei) 涵和校園特色中,可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可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專(zhuan) 題講座(請專(zhuan) 家學者作為(wei) 主講人線上、線下參與(yu) 其中)、專(zhuan) 家論壇、學生論壇、沙龍、綠色專(zhuan) 題教育活動;利用新媒體(ti) 在線上線下平台傳(chuan) 播生態文明知識,開展生態文明主題文化活動;組織師生參與(yu) 到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垃圾分類等活動。


3.3.3 構建綠色校園教育體(ti) 係


學生接受環境保護教育的主渠道是課程教學。高校應將環保理念、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到課堂、教材及教師科研、工作生活等方方麵麵,形成從(cong) 各學科課程滲透到實踐課程相結合的教育教學課程體(ti) 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垃圾分類等相關(guan) 知識,以生態環保學科前沿知識激發學生環保意識,將生態文明課程貫徹於(yu) 技能培養(yang) ,推動技術創新轉化為(wei) 綠色校園建設的原動力。綠色校園建設理念與(yu) 各專(zhuan) 業(ye) 、各學科相互融合;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特色,開發綠色教學資源,強化綠色思想的滲透;鼓勵教師構建綠色課程體(ti) 係,例如:設立生態文明教育、綠色環保教育、碳達峰、碳中和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課程、選修課程、通識課程;結合課程思政,將生態文明融入教學實踐中,融入培養(yang) 目標。在其他專(zhuan) 業(ye) 實踐環節,將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大學生的內(nei) 心,養(yang) 成行動的自覺性,步入社會(hui) ,他們(men) 會(hui) 把生態文明的思想和行為(wei) 習(xi) 慣帶入社會(hui) 各行業(ye) ,從(cong) 而推動整個(ge) 社會(hui) 向生態文明、持續健康發展的方向邁進。


3.3.4營造綠色校園學術氛圍


高校學術生態是一種重要的生態,師生員工參與(yu) 交流、研討綠色發展、綠色科技、綠色生態、綠色建築、綠色校園的學術氛圍,也是一種交流空間。


要在教育教學中貫徹綠色教育、綠色發展、綠色科技思想理念,提高綠色人才培養(yang) 的質量。要鼓勵教師參與(yu) 高科技企業(ye) 的科研攻關(guan) ,鼓勵產(chan) 學研相結合,推進校企合作。要加快綠色創新成果轉化,為(wei) 綠色環保發展作出貢獻。學校要製定激勵機製,鼓勵學生開展綠色發明創造,對綠色發明、綠色科技取得成果的師生給予表彰。學校可以舉(ju) 辦環保、綠色校園建 設、生態、可持續發展等係列講座,鼓勵師生從(cong) 多視角認識和理解綠色發展。


3.3.5加快綠色校園的建設


從(cong) 全員參與(yu) 視角,促進綠色校園建設要讓全校教職員工都成為(wei) 綠色教育的踐行者。組織全校教職員工參與(yu) 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垃圾分類等綠色實踐活動;引導校園新建築按照綠色建築標準進行設計、建造,有序推進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和運行。要建立健全相關(guan) 綠色管理機製。例如:建立節能製度、節水製度、節地製度等;鼓勵使用太陽能、地源熱泵等清潔能源;建立校園生活垃圾分類製度;建立校園綠化管理製度;建立校園環境衛生管理製度;汙染物(固廢、液廢、氣廢)存儲(chu) 、排放管理製度;倡導綠色出行理念;學生成立環保社團,擔任環保誌願者、綠色校園建設誌願者;師生共同參與(yu) 環境監測、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環境保護和實踐活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倡導低碳環保理念,營造良好校園環境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營造綠色的、良好的、生態化校園環境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有序推進新建項目和對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使用節能環保材料、應用節能技術校園新建項目要按照綠色建築標準進行設計、建造,施工中嚴(yan) 格執行《綠色施工導則》。通過申請 國家專(zhuan) 項資金、省內(nei) 高校建設專(zhuan) 項資金、綠色專(zhuan) 項債(zhai) 券等加大綠色校園建設專(zhuan) 項資金的投入,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並淘汰高耗能設備,對校內(nei) 耗能大的設備進行專(zhuan) 項監測並降低能耗。


3.5.6從(cong) 監督層麵加強對高校綠色建設的審計,形成高校對綠色校園建設的閉環管理


高校是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為(wei) 一體(ti) 的組織,後勤部門要建立大數據的監管平台,收集學校各樓宇相關(guan) 數據(如能耗、水耗),做好對比分析,對能耗高、水耗大的項目進行改造,提升建築節能監管信息化水平。引導學校進行能源管理體(ti) 係認證,引進校企合作,實施節能改造。加強能源資源的計量,定期公示能源資源消耗情況。做好學校能源資源計量管理辦法,配備能源資源計量器皿,建立能源資源消耗情況的計量與(yu) 公示製度。


要在相關(guan) 部門的指導下,結合內(nei) 部管理流程,綠色校園建設列入審計監督範圍;學校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建設目標,開展專(zhuan) 項審計;加強對耗能較大的項目後期管理,從(cong) 審計視角提出合理化建議,這樣有利於(yu) 領導做出決(jue) 策,從(cong) 而降低能耗,實現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校園。


4高校綜合能效解決(jue) 方案


4.1校園電力監控與(yu) 運維


集成設備所有數據,綜合分析、協同控製、優(you) 化運行,集中調控,集中監控,數字化巡檢,移動運維,班組重新優(you) 化整合,減少人力配置。




4.2後勤計費管理


采用網絡抄表付費管理技術,實現電、水、氣等能源綜合計費,實現遠程抄表、費率設置、賬單統計匯總等,支持微信、支付寶、一卡通等充值支付方式,可設置補貼方案。通過能源付費管理方式,培養(yang) 用能群體(ti) 和部門的節能意識。


4.2.1宿舍用電管理

針對學生宿舍用電進行管理控製:可批量下發基礎用電額度和定時通斷功能;可進行惡性負載識別,檢測違規電氣,並可獲取違規用電跳閘記錄。



4.2.2商鋪水電收費


針對校園超市、商鋪、食堂及其他針對個(ge) 體(ti) 的水電用能進行預付費管理。


image.png


4.2.3充電樁管理平台


充電樁在“源、網、荷、儲(chu) 、充”信息能源結構中是必*。充電樁應用管理同樣是校園生活服務中必*一部分。


image.png


4.2.4智能照明管理


通過對高校路燈的全局監測,提供對路燈靈活智能的管理,實現校園內(nei) 任一線路,任一個(ge) 路燈的定時開關(guan) 、強製開關(guan) 、亮度調節,以及定時控製方案靈活設置,確保路燈照明的智能控製和高效節能。


image.png


4.3能源管理係統


針對校園水、電、氣等各類接入能源進行統計分析,包含同比分析、環比分分析、損耗分析等。了解用能總量和能源流向。


按校園建築的分類進行采集和統計的各類建築耗電數據。如辦公類建築耗電、教學類建築耗電、學生宿舍耗電等,對數據分門別類的分析,提供領導決(jue) 策,提高管理效能。


構建符合校園節能監管內(nei) 容及要求的數據庫,能自動完成能耗數據的采集工作,自動生成各種形式的報表、圖表以及係統性的能耗審計報告,能夠監測能耗設備的運行狀態,設置控製策略,達到節能目的。

4.4智慧消防係統

image.png

智慧消防雲(yun) 平台基於(yu) 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將分散的火災自動報警設備、電氣火災監控設備、智慧煙感探測器、智慧消防用水等設備連接形成網絡,並對這些設備的狀態進行智能化感知、識別、定位,實時動態采集消防信息,通過雲(yun) 平台進行數據分析、挖掘和趨勢分析,幫助實現科學預警火災、網格化管理、落實多元責任監管等目標。實現了無人化值守智慧消防,實現智慧消防“自動化”、“智能化”、“係統化”需求。從(cong) 火災預防,到火情報警,再到控製聯動,在統一的係統大平台內(nei) 運行,用戶、安保人員、監管單位都能夠通過平台直觀地看到每一棟建築物中各類消防設備和傳(chuan) 感器的運行狀況,並能夠在出現細節隱患、發生火情等緊急和非緊急情況下,在幾秒時間內(nei) ,相關(guan) 報警和事件信息通過手機短信、語音電話、郵件提醒和APP推送等手段,就迅速能夠迅速通知到達相關(guan) 人員。


5.平台部署硬件選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5.1電力監控與(yu) 運維平台

6結束語


用綠色思想、綠色發展、綠色科技教育風尚,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把握生態發展的脈搏,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努力。要加快高校的校園建設,把綠色校園建設成為(wei) 綠色發展、綠色教育、綠色人才的培養(yang) 基地,綠色科技的實驗室。在全國開展綠色校園建設活動,可以在教育領域內(nei) 推進節能減排、循環應用,推動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實現生態文明、美麗(li) 中國建設將產(chan) 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吳斌,戰海林.基於(yu) 綠色視角下的高校校園建設探究[J]撫順職業(ye) 技術學院.2023(145):116-1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國家市場監督總局.GB/T51356-2019[S].北京:中國建築工業(ye) 出版社,2019.


【3】高校綜合能效解決(jue) 方案2022.5版.


【4】企業(ye) 微電網設計與(yu) 應用手冊(ce) 2022.05版.


作者簡介


程瑜,女,現任職於(yu) 韦德1946网址,主要從(cong) 事宿舍安全用電研究發展。

 

 

Contact Us
  • 郵箱:2885080326@qq.com
  •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育綠路253號

掃一掃  微信谘詢

©2025 韦德1946网址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    Sitemap.xml    總訪問量:211351    

電瓶車充電樁禁止非法改裝